徽派四合院中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天井,天井面积不大,一般位于正堂前,呈长方形,宽度视开间的大小而定,大多较窄,长度通常延伸到厅堂两侧厢房的窗中线,以使天井光能漫射到房间里,同时也起到了通风的作用。
天井的流行是深受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古代的徽州,山高林密,土地贫瘠。耕地尚且稀少,先民舍不得拿出大块土地用来建住宅。所以徽派建筑往往结构方正,布局紧凑。虽然也是脱胎于北方的合院式建筑,但远没有四合院那种大开大合的豪迈之气,反而十足江南的婉约灵秀。
徽派四合院中通常都有“四水归堂”的说法。所谓“四水归堂”,就是民居的屋顶都是斜坡形式,并且坡面斜向院内,每当下雨时雨水就会从四面屋顶上流入天井院中。而水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是财富的意思,四水归堂也就意味着四面的财富都流到家中来。
另外,四水归堂还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就是自己家中的水,当然要留在自家,不能让别家占了便宜。
实际上,四水归堂最大的用处只是为了排水方便,之后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之类的说法,都是起源于人们对于财富的观念,久而久之就寄托到了建筑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