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屋面结构与用材看似简单,但传统建筑正是发挥了这些简单形式的最大效用,让建筑的实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以北京四合院为例,里面设计了各种防晒设施,让人可以在日照时防晒,下雨时遮雨。
1、挑檐遮阳
挑檐是四合院很常见的结构,建筑物挑出的大屋檐能起有效的遮阳作用。古人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夏季高、冬季低的特点,屋檐挑出一定宽度,可有效遮挡夏季强烈阳光曝晒,而又不致遮挡冬季温暖阳光的进入。
2、窗户—遮阳板遮阳
四合院窗上设有遮阳板,或者支摘窗。这种窗用木板制成,窗板向外支出起遮阳功能,可固定设置,有的遮阳板支出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板下空间部分正好用来通风,且也不致阻挡视线。
3、连廊
我国古代园林或庭院内常见连廊,连接各建筑或庭院,其初衷是作为遮阳避雨的通道,为居住者提供便利。这种连廊一般不会做成笔直的,而是九曲十八弯的回廊,这种曲径通幽不仅是为了好看,回廊里生成的穿堂风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连廊有外走廊、中廊、骑楼等形式,均各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很多民居用阳台遮阳,若把相邻各家阳台连接相通,则成为在窗外设置的走廊,可起遮风、蔽雨、遮阳及连通往来的作用。
四合院为了防晒和防雨,在很多细节上做出了改动,让整个建筑具有更佳的舒适性。哪怕是现在,四合院依旧是最适合人们居住的民居样式。自建房屋,首选就是四合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