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说中国的民居建筑,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四合院。四合院建筑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标准的布局,是极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从根本上来看,四合院古建筑有着下面这些特色。
1.建筑材料
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其中以木构主梁为承重骨架。木构架结构有许多优点: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框架来承担,外墙起围护、分隔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就使建筑布置更具灵活性。其次,木框架类似于现在的框架结构,利于防展、抗震。
2.建筑标准化
四合院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均由阶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即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整座房屋;屋身由木质框架构成,砖石做围墙,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屋顶由木结构屋架制成,上面覆盖青灰瓦或琉璃瓦。
3.平面布置
四合院古建筑最大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布置在轴线两边。
5.室内空间布局
古建筑的室内结构除了砖墙外,用到了各种隔扇、门、罩、屏等作为室内间隔,这样不仅便于安装、拆卸,而且能任意划分室内空间,为房屋使用者提供了充足的布置自由。
6.色彩装饰
四合院古建筑以木框架结构为主,木材在质感上略显粗糙,故用色彩装饰;其次是通过在色彩中掺人各种胶和漆,可以起到防腐防驻的作用,这也是许多古建筑能流传至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