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是我国最古老和传统的民居式建筑,有着深厚的建筑内化。四合院的布局是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合围而成,每个房间都有着严格的居住等级,遵循着宗教礼法制度。接下来,大家就来看看四合院文化中的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
北京四合院的形制是封建社会、宗法制度及伦理道德制约下的民居形式,很多地方反映出深刻的等级规定及尊卑差别。北京的四合院强调对称的平面布局,对外封闭,对内开敞,中间设有多个庭院,反映严格的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的宗法思想。
四合院的全宅分为内外院,中间以垂花门隔绝,外宾、仆役不得随意入内院,内眷不轻易到外院,反映出封建家庭关系中内外有别的观念。
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正房不仅是实际家庭生活的中心,也是家族精神的象征。
此外,对各种朝向、质量、面积不同的住房皆按照尊卑、长幼的次序安排使用。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左次间住祖父母,右次间住父母。正房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
就算是四合院的正房,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厢房则由子侄等晚辈居住,大哥住左厢,二弟住右厢。而仆役等只能住在外院从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