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四合院是经历很久才逐渐成型的,而北京四合院的发展则是从元代开始的。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 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三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
《析津志》里所谓的“街通”即我们今日所称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宅,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
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
北京的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通风采光均欠理想。不过,四合院的院落倒是不错,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
对于现代来说,四合院的情况又开始改变了。时代是发展的,四合院也因为局限性而不再适合人们居住,所有人都离开的四合院住进了楼房。不过随着现代人对于中式文化的兴起,四合院再度回到了人们的事业,越来越多的人将四合院改造,再次住了进去。这样的四合院居住比过去舒适,完全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如果想要独门独院的宅院,这种新式四合院就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