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既然是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那么每个房屋就都有个固定的叫法。其中,位于正北、门窗朝南的房子是正房,位于正南、门窗朝北的是倒座房,位于东西两侧的则是东西厢房。在整个四合院中,倒座房的居住环境最差,但功能性却是最多的。
四合院的倒座房常年照不进阳光,位置也因为靠近胡同而噪音较大,所以除了男仆之外,这里基本不会安排住人。除了下人居住之外,四合院倒座房还可以作为功能性房间来使用,比如外客厅、账房、门房、客房等。越是大户人家,倒座房的使用功能就越广泛。
另外,倒座房通常不会在后檐墙开窗户,这就更加限制了倒座房的采光问题,再加上倒座房所在的前院狭窄,种植高大乔木,所以通风效果也不甚理想。这也是导致倒座房多用来做功能性房间的主要原因。
四合院倒座房除了房间功能,外墙也有一定的用处。清末民初的大四合院、著名的官吏之家的倒座房后,常常见半尺见方的小门洞,里面有铁环,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原来,这是用来拴马的地方,有称拴马桩的,有称拴马环的,也有称马洞的。拴马桩多设在四合院临街的倒座房的外墙上,距地面约四尺,桩子即为两房屋之间的柱子,砌墙时,先留出空柱,再砌上用石雕做成的石圈,石圈门内即为房柱,柱上有铁环,铁环直径为两寸,由小姆指粗的盘条做成。而石圈高约6寸,洞宽4. 5寸,进深约3寸。拴马桩的数目要取决于倒座房的间数,有2、3、4、6不等,西城区护国寺太平胡同路北有一院,为6个拴马桩,原因是府第较大,由多座四合院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