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讲究门当户对,主要就是看两户人家的大门和其装饰物是否规格一致,这其中就有看抱鼓石的。抱鼓石是汉族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位于宅门入口、形似圆鼓的两块人工雕琢的石制构件,属于门枕石的一种,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
抱鼓石汉族民间称谓较多,如:石鼓、门鼓、圆鼓子、石镙鼓、石镜等等,在传统民宅大门前很常见。抱鼓石是作为承托和稳定门板门轴、加固或安装门槛的一个构件,有利于防止门板受外力晃动,大大增强门框的稳定性,起到联系门槛的作用。另经枕石垫高后还可以防水防潮。外部抱鼓石主要是承担着大门板的平衡重功能,以其前部的重量来平衡门板转动时的重力。
四合院门前的抱鼓石纹样丰富多彩,从题材上来分,可分为瑞兽祥云、花鸟虫鱼和器物什锦等等,从雕刻部位可分为鼓座、鼓面、鼓顶三大类。鼓座上多浮雕着牡丹、荷花、芙蓉、葵花以及如意纹、卷草纹、祥云纹等纹样,表达着福寿吉祥的寓意,是花好富贵的象征;鼓面上装饰的图形既有低浮雕纹样,又有高浮雕的狮子;鼓顶上面一般也雕成狮形,有站狮、蹲狮或卧狮。
抱鼓石是四合院大门构件的功能性和装饰性产物,它是依托功能施以装饰的石制构件,起着围护大门壮主人威势以撑门面的作用。
最后再说说四合院抱鼓石与门当户对的关系。抱鼓石与门簪因为在宅门门面上下遥相呼应,因此才有"门当户对"之说。此说中,抱鼓石就是其中的门当,而户对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门簪、另一种说话是门铺首或门钹。总之,判断两家是否门第般配,看看各自宅门的抱鼓石和门簪就可以说明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