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是由众多房屋构成的,每个房间因为位置和规制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规范。具体来说,四合院内宅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居住的分配方面,哪怕是一家人,也要按照身份选择不同的房间居住。接下来,就具体看看四合院房屋中每个房间的分配和用途。
四合院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整个宅院都是围绕正房建造而成。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一妻多妾(‘一夫多妻’是误解,古代妻只有一个而妾可以有多个:‘一妻二平四偏妾’)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
位于正房两侧的是东西耳房,高度和进深都要比正房要小,主要是作为正房的副属性房间使用。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书房。正常情况下,东耳房东侧要留出通道,可以让人由此进入后院。
东西厢房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的格局,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也可将偏南侧一间分割出来用做厨房或餐厅使用。
倒座房和后罩房,两进以上的院落都有倒座房,三进以上的院落都有后罩房或是后罩楼。倒座房一般不居住,多是用来招待客人或是用作私塾使用,即使主人也是留给家中男佣居住。后罩房或是后罩楼的作用比较简单,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有时候也会将西北侧的房间做成厨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