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北方四合院庭院的特点,那少水多绿化一定是其中之一。北方四合院庭院之所以少水多绿化,是由于气候环境和统治者的政策所决定的。
老北京的庭院非常重视绿化,规模较大的四合院往往还另辟有花园。在明代的时候还是很讲究用水的,但是到了清代,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北京的水源也越来越不足,清朝廷公布了不准民间私引活水造园的规定,故北京清代的私园,除少数王府花园之外,极少凿池引水,再加上北京宅基地相对紧张,私园的规模也比较小,因此水景就越来越少了。
没有水却并不影响聪明的北方人对于水景的制造。由于缺乏活水,老北京四合院中央,常常摆上一只或数只很大的鱼缸,一是为了观赏,二是能够调节空气,第三还有防火的功能。这是北京四合院中非常典型的一景。在较大的私家花园中,偶尔有人工砌成的水池,一般也都是死水,功能和鱼缸差不多,但观赏性无疑提高了许多。
有些庭院采用造景的手法制造似有活水的水景,如位于北京东城区帽儿胡同的可园,花园主体的中心砌有一形态自然的水池,面积虽然不大,但池水蜿蜒通向南边的假山山脚,似有源头活水一般,假山、游廊、亭、桥、花厅皆围绕水池布置,使可园具有了几分江南园林的秀色,成为北京现存私家园林中的佼佼者。
由于缺水,于是北京人便将四合院庭院装饰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绿化上。北京庭院、私园多以建筑物和叠石为主题,辅以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藤蔓。老北京院中最常见的树种有:石榴、海棠、丁香、葡萄,这些树种树型大都比较美观,高矮适度。夏天枝繁叶茂,可防止阳光直射室内;秋天果实累累,可以尝鲜;冬天落叶,使室内阳光充足。此外槐树和枣树也是老北京人家常见的树种,不仅因为槐花香、红枣甜,而且还有封侯拜相的美意。至于花草,常见的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串红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老北京四合院庭院的绿化也有些忌讳,老北京人从不将松树、柏树、桑树、梨树种进四合院,因为松柏是阴宅种的树,桑与”丧“同音,而梨则意味着分离。解放以后,破除迷信,许多宅院也引种了松柏,虽然四季常青,但冬日遮挡室内阳光,实非上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