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大门是宅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宅院主人的身份地位,中国旧时说的“门当户对”就说明了宅门的重要性。从四合院的大门之上,我们就能看出来户主的职业、家境以及社会地位。
《清会典事例》中记载,顺治初年明确规定,亲王府“基高十尺,正门广五间,启门三”,“均红青油饰,每门金钉六十有三”。郡王府、世子府“基高八尺”。“正门金钉减亲王七分之二”。贝勒府“基高六尺,正门三间,启门一”,“门柱红青油饰”。贝子府“基高二尺”,“启门一”。“公侯以下官民房屋, 台阶高一尺”,“柱用素油,门用黑饰”。
除了亲王贵族府邸大门,普通人家的大门也能看出户主的身份来。普通四合院大门可分屋宇式与墙垣式两种,屋宇式大门级别要高于墙垣式大门。屋宇式大门依门柱的位置不同又分广亮门、金柱门、蛮子门、如意门。广亮门位于中柱间,大门里外形成面积相等的门洞;金柱门位于金柱间,大门外的门洞小于门里的门洞;蛮子门直接安放在檐柱上,门外没有门洞。这三种大门都为一开间,如意门则不足一间,大门位置与蛮子门相同。
这些大门中,广亮门级别是最高的。居住在屋字式大门中的主人或在朝中为官,或为社会名流,或具富贵钱财。为了显现门第的不同,当官的人家还会在大门框上,顶瓦之下加上两件装饰物叫做“雀替”和“三幅云”,这两件东西本是木结构的部件之一,但它的有无却标明了官民之别。大门门簪之上还有个叫走马板的东西,那地方恰好是一块横宽竖短的长方形空地,给挂匾额创造了条件,于是匮上的字迹就可以猜出宅主身份、职业的介绍。
墙垣式大门是四合院中级别最低的,虽然因主人的财力、爱好也作了简单的修饰,居住在这种四合院的大多是普通百姓。
四合院不仅大门形制有许多讲究,门饰也作了许多规定。杜甫有句名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里面说的“朱门”是指代达官贵族的宅第,是有制度依据的。以往对门漆颜色的规定是十分严格的,公侯以下的官民住宅,一律“柱用素油,门用黑饰”,如果谁敢越制,罪过就大了。帝制时代制定的制度废除之后,胡同两侧的朱漆大门越来越多,这已不是特权与地位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