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组成部分最多的是砖瓦以及木头,为了让整体更美观,总会在细节处精雕细琢。四合院的木材被大量使用,为了让这些木头显得不那么呆板,所以才会用雕刻来赋予其美观以及寓意。四合院木雕的雕刻手法,分为下面这几种。
1.平雕
平雕是在平面上通过线刻或阴刻的方法表现图案实体的雕刻手法,分为线雕、锓阴刻和阴刻三种。线雕就是用刻刀直接将图案刻在木构件表面的雕法,锓阴刻是一种将图案外轮廓、形状阴刻下去而反衬出图形本身的雕法,阴刻则是将团以外的地方全部平刻下去只留下图案本身的雕刻手法。
2.落地雕
落地雕在宋朝时被称之为剔地起突雕法,是将图案以外的空余部分剔凿下去,以此反衬出图案实体的雕刻方法。看起来虽然和平雕很相似,但是落地雕却更为高低迭落,层次分明。
3.透雕
像是花罩、牙子、团花、卡字花等物件都是用透雕的手法。透雕手法让木构件有玲珑剔透之感,易于表现雕饰物件两面的整体形象。
4.贴雕
贴雕是落地雕的变异版,在晚清时期兴起,常见于裙板、绦环版的雕刻。贴雕是使用薄板锼出花纹并进行单面雕刻之后,贴于裙板或绦环版上。这种雕刻方式比落地雕的效果更佳,却极大的节省了材料。
5.嵌雕
嵌雕的存在,是为了解决落地雕中个别高起部分而采用的技术手段,比如龙凤板中高起的龙头和凤头就是嵌雕上去的。在雕刻时,可以在雕刻大面积花活时预留龙头和凤头的安装位置,然后另外用材料调出来并装在花板上。
6.圆雕
圆雕有称为混雕,是立体雕刻的方法。圆雕之前,首先要画样,并根据图样尺寸准备材料、落荒(即作出大体形态)、修正,然后在表面摊样(画样子),最后按照样子进行精细雕刻,铲剃细部文饰。
以上就是四合院木雕的雕刻手法,这些雕饰曾经在北京四合院民居中大量存在,艺术价值极高。但是木头毕竟是木头,再加上多年来保护不力,目前存在的实物留存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