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我国的夏朝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具有合院雏形的建筑。在今天河南偃师二里头保存着一座当时的宫殿遗址。遗址东西长一百零八米,南北宽一百米。东部与北部之间缺了一角。平面是略呈折角的正方形。
这座宅院的庭院四周长廊环绕,东、南、北面的长廊是双廊,西面的长廊是单廊。南廊的正中是大门。大门八间,中部是穿堂,两侧是塾门,是进入宫中的正门。东廊的折角处有一个侧门,小而次要。此门称“闱”,是供宫中妇女出入的小门。
宅院的庭院北侧是宫殿。宫殿与大门大体对位,但是没有完全对准。在间数上,宫殿也是八间,与大门的间数相同。
这座宅院,无论是主体建筑还是大门,都采取了单数柱列、双数开间的做法。这样,在中轴线上的不是门,而是柱子。与今天在中轴线上布置门的做法截然相反。
最正宗的四合院在今天陕西岐山凤雏村,这里有一组西周早期的建筑遗址。这组遗址,有两进院落。在中轴线上依次为屏、门、堂、廊、室。东西两侧是庑。庑取代了廊,而且,所有的堂、室、门都与庑相连,围拢出两个院落。前堂与后室用廊连接起来,在平面上呈“工”字形。这样的布局延续下来,直到宋元。大门外面竖立屏。屏也称树,也就是后来的影壁。
明以后,北京的四合院已经定型。晚清以后,北京四合院也多少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建筑元素,例如:
1、在院内构筑西式建筑,如后圆恩寺胡同7号,西部是四合院,东部是花园,中部是一座西式楼房。
2、构筑西式院门,这样的宅门不乏其例。板厂胡同29号是一所旧宅院,但是在传统的屋宇门外部又兴建了一座西洋门。
3、外檐与内檐装修受西方影响,把室内的纸顶改为抹灰顶,砖地改为木板地,窗户改为外推式;安装电灯、暖气、自来水、卫生设备;把倒座房的某一间改为汽车房等等。
到了现代之后,四合院已经开始与别墅概念相结合,出现了中式四合院别墅是建筑,多层的房屋结构,内部中式设计,选用现代工艺的仿古材料。神韵在且居住舒适,这就是当代四合院别墅最大的优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