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涉及到四合院设计,那就必须对古建筑的建筑样式有具体的了解。其中,古建筑的屋顶结构多种多样,虽然没有全部应用于四合院建筑之中,但是我们也可以多了解下,对于四合院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古建筑屋顶的九个特征如下:
1.山顶
硬山顶亦是五脊二坡的殿顶,屋面以两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次要作用是避免火灾发作时,火势顺房蔓延。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宫墙中两庑殿房以此顶为多,这个等级最小,所以少量民居都是这个形制。
2.尖顶
攒尖顶有多种方式,且易识别。无论什么方式,顶部都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攒尖顶有四角、六角和圆形之分。角式攒尖顶有与其角数相反的垂脊,圆攒尖顶则由竹节瓦逐步收小,故无垂脊。这种外形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
3.盝顶
盝顶亦分多角,但垂脊上端有横脊,横脊的数目与角数相反。各条横脊首尾相连,故亦称圈脊,如故宫御花园及太庙中的井亭即是六角盝顶。
4.棚顶
卷棚顶的最分明的标志是没有外露的主脊,两坡出水的瓦陇一脉相通,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左右两山墙可有悬山和硬山的不同。故宫宫殿修建群中,太监、仆人等寓居的边房,多为此顶。
5.檐庑殿顶
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规范的五脊殿,四阿顶。如故宫中配庑的主殿,如体仁阁,弘义阁等。
6.檐歇山顶
其外形一如重檐歇山顶的上半部,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配殿的大局部是这种顶式,如故宫中的东、西六宫的殿宇等。
7、悬山顶
悬山顶是两坡出水(两坡伸出山墙之外)的殿顶,五脊二坡,又称挑山顶。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钉以搏风板,维护檀头不受风雨的腐蚀。此种殿顶用途不少,如故宫中神橱、神库中的房屋等。
8、檐庑殿顶
这种顶式是清代一切殿顶中最初等级。庑殿顶又叫四阿顶,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立体呈矩形,面严惩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辨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当前正脊加长。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如故宫中的太和殿、长陵譡恩殿即此种殿顶。
9、檐歇山顶
歇山顶亦叫九脊殿。除正脊、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机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上的脊)。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根本相反。如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乾清宫等均为此种方式。
想拥有一套自己的四合院吗?东方晨光,专业四合院设计、施工公司,为你量身定制四合院,如有需求请拨打电话010-6548984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