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所以是四合院,是因为该建筑是由四周围墙围起来的宅院。从外观上看,四合院的外墙最为显眼,是外人对四合院样式的最直观感受。下面,东方晨光就来讲讲四合院外墙设计,说说每个外墙墙体的名字叫什么。
1.山墙
硬山式建筑侧面的墙体称为山墙。山墙将建筑物侧面的木构架包砌起来使之不外露,有保护木结构的作用。山墙的高度和宽度按建筑物木构架的高度和进深尺寸而定。墙体的厚度根据建筑体量的大小,按权衡尺度确定。
山墙两端靠近台明边缘的部分称为墀头。墀头在建筑的正立面或北立面,是山墙最显眼的部分,因此格外注重装修饰品。墀头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为下碱,约占墙身高的1/3;中段为上身,约占墙身高的2/3;上段为戗檐盘头,是墀头最精彩的部分,有层层挑出觉得砖檐和向外倾斜的方砖构成。
2.合抱山墙
两堵独立的山墙贴在共同时,称为合抱山墙。合抱山墙是在两幢结构各成体系的建筑并排建造时出现的山墙与山墙之间的构造关系。四合院采用合抱山墙的地方主要在正房和耳房之间、宅门和倒座房之间以及厢房和厢耳房之间。
组成合抱山墙的两堵山墙必须是互相独立的,两墙之间要留出5cm—7cm的缝隙。这种做法与现代建筑中的沉降缝十分类似。传统建筑合抱山墙之间的缝隙要做表面处理,一般是沿墙外皮向内退回1寸—2寸抹出一道凹槽,称为白子。两墙之间缝隙的作用,一方面是为分开两座体积、重量都不同的墙体,以防不均匀沉降,另一方面是为两座山墙合并在共同后让出博缝砖所占的尺寸。
3.檐墙
在习惯于前檐满座木装修的传统四合院住宅建筑中,所谓檐墙一般都是指后檐墙。檐墙可用于正房、厢房、耳房、倒座房等各类建筑中。
檐墙的做法常见有两种。一种是当后檐的檐椽、飞檐向外挑出的情况下,椽子下面的檐檩、垫板、檐枋也都要显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檐墙和屋面檐口之间互无关系,两者不能交在共同,檐墙只能砌至檐枋下皮。做这种处理时,檐墙的墙头可以做成馒头顶、道僧帽或硬顶形式。
另一种檐墙做法式房屋的后檐椽至搭置爱后檐檩上,不向外挑出。这时后檐墙应一直向上砌筑,并与后坡屋面的檐口相交。这种做法叫做封护檐(又称封后檐)。封护檐与屋顶相交时,形成的檐口有各种做法,可根据建筑的等级和宅主人的需要任意选取。
4、围墙
四合院各个布局结构都是分离的,所以为了保证四合院的封闭性,外围就需要用围墙将各个结构连接起来,将四合院打造成一个独立的空间。比如倒座房和厢房之间、厢房和正房的耳房之间,厢房和后罩房之间都是用围墙连接的,围墙与山墙、檐墙组成了整个四合院的外墙。
四合院除了外墙之外,还有槛墙和廊心墙,因为这两种墙属于内墙,所以这里就不在过多介绍了。
想拥有一套自己的四合院吗?东方晨光,专业四合院设计、施工公司,为你量身定制四合院,如有需求请拨打电话010-6548984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