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厅堂,集多种功能用途于一体,家庭祭祀、喜庆活动、会见宾朋、长幼教谕、日常三餐等活动多在厅堂中举行,地位至高无上。厅堂中的家具,早在宋代就有一定的陈设内容与格式,到明代后期逐渐形成了风格,并迅速流行起来。
常见的厅堂家具有:翘条几、供桌、八仙桌、长书案、罗汉床、茶几、香几、博古架、落地屏、插屏、镜屏、太师椅、圈椅等。这些不同的家具组合在一起摆放,其陈设规律是相当有考究的,能充分反映出主人的学识、修养、气质和品位。
[一] 古代中式风格装修厅堂的严肃美学
1、讲究对称
在古代,我国传统厅堂的陈设讲究严格有序,中规中矩,以正厅中轴线为基准,采用成组成套的对称方式摆放,体现出庄重、高贵的气派。尤其是正厅,这是迎宾宴客、喜庆祭祀的场所,空间宽敞规整,通常都有前后门,是由外进入内屋的通道,故厅内陈设较严整静穆,多以“疏朗多空余”的方式陈设布置。家具、楹联、匾额、挂屏、书画屏条都以中轴线形成两边对称布置。
典型的大户之家或书香门第的厅堂格局特点:
入门:入门正对着板壁或屏风,起到挡风辟邪和加强私密性的作用。
板壁前:放长条案,条案前是一张四仙或八仙方桌,左右两边配扶手椅或太师椅,以右主、左宾或左上右下为序,皆以“序”来入座。
墙正中:挂中堂字画,这一定是按“皇、相、翰林、名人、格言”为序的匾额,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中的“序”和“礼”。
墙两侧:配上条幅,皆是名人字画,内容多为儒家治家修身格言。
堂中央两侧:摆放对称的几和椅,是晚辈或下属的排列座式。
2、讲究庄严
古代厅堂家具要体现典雅庄重、端方肃穆、秩序井然的气度,所以中堂家具形体一般都很大,多为六件套:条案、方桌各一张,椅、几各两个。除了这些固定的陈设,厅堂之中还经常摆放数套太师椅或中式沙发,布置讲究周正、庄严、对称、配套、和谐。
明清时期的厅堂格局特点:
乾清宫:故宫内的乾清宫布局周正庄严,王权尊卑一目了然。其正中的三级高台上设金漆龙纹宝座,并以此为中心,想两边平行铺展,座前置书案,后为金漆香几,几上承珐琅质香炉,力求对称工整、肃穆之感。
恭王府:正面靠墙横置一架长条案,案上摆着插屏、香熏炉、花卉、帽筒之类,长条案前是一张阔气的八仙桌,八仙桌两侧摆两把中式大椅(如太师椅、圈椅或官帽椅)。
文职官员宅邸:其厅堂布置深受皇家审美的影响。一般于正中靠墙摆放一张条案,墙上悬挂画作或者后置屏风,大案下摆八仙桌,桌边放两张太师椅,左右两侧摆放花几。还有的在正中置放一扇插屏门,插屏前摆有一张平案、一张贡案,两侧摆放宫作椅。
普通民居:其厅堂家具布置多以八仙桌为中心陈设。如果厅堂兼作佛堂,则条案上的陈设会有变化:通常正中会设置佛龛,案上置放香炉、蜡扦、花筒等五供;或设置福禄寿三星,桌下摆蒲团。有的还设有神位供奉土地公和财神。
[二] 现代中式厅堂设计的典雅美学
(现在厅堂的雅致布局)
1、讲究雅致
古代中式厅堂布局的总体特点是对称、庄严,甚至有些单调、肃穆。历经数百年时光,现代人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审美喜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在延续古代严肃美学的同时,逐渐淡化了古时厅堂“祭祖迎神、举行礼仪”的肃穆功能,更加突出会客的使用功能以及艺术观赏的特点,更注重庄重雅致、风华脱俗的厅堂气氛。
在软装摆放上,可将红木沙发作为主角,凸显文化底蕴。另外,配以绿植、布艺、陶艺、画作,以及不同格调的灯具极其重要,这些软装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舒适自然的把中式东方味道发挥的淋漓尽致。
从现代中式厅堂的布局可以看出,现代人在延续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平和宁静、温文尔雅的轻质生活,营造出古典的优雅意境。
(厅堂品韵点缀)
2、讲究韵味
现代社会中,中式装修风格家具体现权威的作用虽然已经弱化,但中式家具的文化韵味却得以传承。在厅堂中,除了摆放与中堂家具配套的太师椅或官帽椅外,还会摆放中式沙发。同样的珍贵红木,同样的尊贵气度,营造浓浓的现代中式厅堂文化,以体现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不凡的欣赏水平。
在布局上,现代厅堂空间通常有四种方式:(1)符合传统审美观的对称式;(2)营造温馨感的平行式;(3)便于灵活变化的直角式;(4)多功能化的众星捧月式。
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陈设都应力求相互呼应,舒适宜人,有“移步换景”的效果。
对于厅堂的整体把握,我们应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意境,增强空间的层次感,营造出一个极富生活美学的空间。对于会所空间来说,更是要遵循传统,将正中视为这个空间的中心区域,其他功能区域以它为轴,适时分布,以给人尊重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