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设计

仿古设计装修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仿古设计装修

解读中国古建筑装修文化必须反思“乱象”

作者:lyy  发布时间:2015-01-06 14:17:55

      资深古建筑装修师布正伟在《建筑评论》总第七辑撰文强调:从新中国1950年代至今,建筑创作上的大偏差都出在如何让建筑承载文化这个问题上,建筑被文化扭曲,就必然使建筑失去品格。无论我们的设计意愿多么好,都要在大文化环境的气场中经受“建筑承载文化不离谱”的检验。


  面对积弊甚深的建筑“乱象”,必须剖析制约中国古建筑装修设计健康发展的“病源”之所在。“价值判断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体制和制度建设失范”,都是应遏制的关键。也就是说,我们感受深刻的是如何能够杜绝“反建筑”的非理性倾向,如何遵循并回归建筑基本原理,从上至下警惕并反对那些求高、求大、求洋、求怪、求奢侈气度的行业坏风气。尤其要意识到,建筑“乱象”影响的是文化传承,“乱象”加剧着城市病,它启示我们中国高速化的城市化要作出检讨;“乱象”不仅使山寨建筑频现,还“传染”到城市公共艺术及建筑景观作品,不仅到处可见迎合“个人兴趣”的粗制滥造的雕塑小品,更有品味堪忧“不锈钢球”,缺少创意设计可以弥补并再学习,而缺少了文化根基将后患无穷。

  思想有什么用?评论有什么用?古往今来许多诤言、警语之所以功效甚微,就是因为唤得醒的不曾入梦,而梦中之人多半难于唤醒。评论与透析是具有行动及反思沟通能力的,是具有开放与辩论的公共领域的、更是反映沟通理性并提供舆论话语权的场所。无论是何种评论传播“利器”,重在是否被听见、被多少人听见,是否可引起各类人士的共鸣。用此观念去审建筑“乱象”,重在要反思城市建设中弃公共审美于不顾、甚至弃公共安全于不顾的所谓标新立异的追求。如全国至少十多个城市竞相比高的超高层建筑“热”其要点已不在它是采用什么风格而是在追求不科学的另类,在于它靠财富建构起的“反力学建筑”既没有充分考虑安全设计与应急疏散之难,也没有考虑如此建筑难度要增加多大的投资,这种标新立异不仅有悖于中国古建筑装修文化,甚至完全违背了建筑的本原,是城市新的“永久危险源”。

  有人说,“用建筑塑造国家精神”是值得商榷的,建筑师与建筑作品本身无法承受太多的社会责任。但应申辩的是,建筑项目的成功与建设方案是相关的,但设计的灵魂作用不可小视,“雷人”的建筑背后建筑师也是推手之一。为此,我们要批评建筑创作中的“堆积”形式、反对材料的杂凑、改变积尘共处不避外观的“旧习”,用建筑价值是感情触动之思去构建中国建筑文化的设计新品。
上一篇:仿古建筑文化建设的策略
下一篇:古建筑彩绘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