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高级木料,先以高锰酸钾擦洗新家具,既进行了防虫消毒处理,又略微进行了色彩调整,最后用乙醇溶解的猪皮膘上漆。
另外一种方法则主要针对普通硬杂木,先用天然原料制成的色粉为新家具上色,然后再用乙醇溶解的猪皮膘上漆。因为两种中式装修工艺技法所使用的都是挥发性极强的医用溶剂和天然原料,所以,部分实木家具生产企业敢于声称自己的家具产品"绿色环保",迎合了消费者的"环保"需求心理,自然产品受到欢迎。
传统上漆工艺全环保业内人士介绍,我国传统实木家具的外表处理有“南漆北蜡”之说。即南方天气潮湿,为保证新家具不变形和防虫害,流行用“大漆”进行外饰。
而北方天气干燥,为防止新家具开榫变形,讲究外表打蜡处理。当然,“南漆北蜡”并不是绝对的,南方有时也使用上蜡工艺,北方有时也会大量用到“大漆”。
一般说来,高级硬木家具多会使用擦蜡饰面工艺。经蜡饰后的紫檀家具,表面会呈现出一种柔和富丽的绸缎色泽;而黄花梨木家具蜡饰后,表面则呈现如琥珀一般典雅透明的视觉效果。
据了解,我国传统家具制作中所用的漆一般有两种:其中水性漆大多是天然生漆。
天然生漆又名国漆、生漆、土漆、木漆、大漆、上漆等。这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涂料,来自原始森林和自然漆树科类,是由人工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漆树液,而天然生漆漆液内主要含有高分子漆酚、树胶质及水。
天然生漆具有防腐蚀、耐强酸、耐强碱、防潮绝缘、耐高温和耐土抗性等功能,至今没有一种合成涂料能在坚硬度、耐久性等主要性能方面超过它。
天然生漆也有世界公认的“涂料之王”美名。
普通的生漆经过过滤、晒、露、烘、焙等过程,就可以成为合格的用漆。而古代的油性漆和现代油性漆也很不一样。
古代的油漆是用桐油、蓖麻油、松子油等天然植物油熬制,里面再放上一些天然矿物质配料,如黄色是石黄,青色是石青,绿色是石绿等。
一些壁画用的红色,还会在桐油等植物油里对上名贵的朱砂做成颜料。
颜色的深浅全凭工匠根据经验放入这些矿物质的多少来定,所以调制出来的颜色就和现在用化工原料调制出来的颜色不一样。
这种油漆的色彩比现在所用的化学漆更自然、厚重,而且更为耐久。另外,在传统工艺中上油漆是不用刷子的,因为刷子是舶来品,古代的工匠有的是用丝头,也就是蚕绸做衣服用的下脚料,把油漆搓到木制品和其他需要上漆的东西上。
这么搓出来的油漆厚度大于用刷子刷的,而且搓的时候手能用上劲,有利于油漆向木制品内部渗透。
一般用丝头搓三到四遍之后,油漆就算上完了,但是这时候的油漆是不平整的,接下来就该用一种由猪鬃编成片制成的"栓"将油漆刮平。
可以看出,古代工艺从制漆到上漆全部用的是自然原料,可称为真正的环保。
不过,这些制漆及上漆方式耗时较多,而且现在原料也比较少,很难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改进工艺尚待验证众所周知,目前天然珍奇木料越来越少,传统意义上依靠打蜡就能完成家具外饰的硬木家具几乎微乎其微。
据记者了解,只有元亨利等少数几家完全经营硬木家具的厂家进行家具表面处理时是用“喷灯”进行传统的上蜡工艺。于是,“三份工、七分油”的做法,就应用到了仿古家具制作上,许多“白茬儿”产品,经过外表特殊处理,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市场上的“宠儿”。
据业内人士透露,眼下很多实木家具生产企业,为了打造“宠儿”精品,特别注重社会上日益高涨的“绿色环保”呼声。
一方面怕有味儿,阻碍销售;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样式的实木家具,历来就没有用化工油漆处理外观的先例。
因此,本文中提到的两种上漆工艺技法才流行起来。而这两种工艺是否真能替代传统制漆及上漆工艺,还需要经过市场的进一步验证。当然,如果真能做到自然环保,则不失为对传统工艺一种新的继承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