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指上下皆有枭混的台基,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
2.叠涩:古建中利用砖、石层层向外出挑的做法,多用于塔身、台基、出桅等。
3.圭角: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为10份.
4.踏跺:呈阶级形的踏步,高宽比一般为1:2,特殊情况下可1:1。
5.垂带石:在踏跺两旁并隨踏跺的方向倾斜而下的副子,其尺寸同阶条石,与明间两侧檐柱中线对齐。
6.象眼:位于台阶两侧的三角形部分,在宋、元时砌成逐层内凹的形式,明代以后则用平砌。
7.如意踏步: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8.礓嚓:以砖石露棱侧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
9.慢道:长坡道。《营》规定:城门慢道高与长之比为1:5,厅堂慢道为1:4。
10.撵道/御路:坡度较平缓的一种慢道,用以行车,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后主要起装饰作用,在其上雕刻云龙水浪。
11.阑杆/勾阑:即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12.望柱:在栏杆中位于阑版尽端,起分隔作用的高立柱,上多有柱头雕刻。
13.寻杖:在栏杆中的长条形扶手。宋以前多为为通长,仅转角处或结束处立望柱;后被望柱分为若干段,位于位于望柱之间。
14.阑版:在栏杆中位于望柱之间,起装饰作用的面板,多有雕刻。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15.寻杖绞角造:宋以前多为为通长,仅转角处或结束处立望柱,寻杖在转角望柱上相互搭交而又伸出的作法,称为寻杖绞角造。
16.寻杖合角造:宋以前多为为通长,仅转角处或结束处立望柱。寻杖在转角望柱上相互搭交而不伸出的作法,称为寻杖合角造。
17.抱鼓石:于石栏结束处,阻住栏杆不使它掉下来。另为优美形象,作为栏杆尽端处理,多刻去纹。
20.槛墙:外檐墙中窗子下面的墙,墙高一般3/10檐柱高。
22.开间/面阔=通面阔:我国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汉代以后多为厅数。
27.檩/槫/桁:位于斗栱以上,椽以下,平行于建筑正面的一种屋顶构件,长度与建筑总开间相等,截面多为圆形。宋称槫,清称桁或檩。
28.椽:位于槫以上,瓦以下的屋顶主要构件,按部位不同可分为脑椽,花架椽等。平面上与桁、檀互相垂直,交错接头钉牢于桁、檀上,承受望板或望砖和上面瓦的荷重
29.步:屋架上的檩与檩之间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
30.进深/通时深:各步距离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即前后檐信间的水平距离。有时则用建筑侧面间数或以屋架上的椽数来表示“通进深”的,这时简称为“进深”。
31.梭柱:在柱上端1/3处收小。使柱顶与斗底相合,柱肩梭成圆弧形,此种做法在宋《营》中称为梭柱。
32.卷杀:建筑中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卷杀。
34.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桅柱在前、后桅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而角柱则向两个方向都有倾斜。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侧脚。
35.都柱:在秦、汉宫室和崖墓中,有的在厅堂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汉称“都柱”。
36.金箱斗底槽:殿阁内部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内外两圈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外层环包内层。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金箱斗底槽。如佛光寺大殿。
37.单槽:古代殿阁内部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内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空间。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单槽。如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38.双槽:古代代殿阁内部空间划分方式之一,两列内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空间。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双槽。如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
39.分心槽:古代殿阁内部空间划分方式之一,一列中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个空间。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分心槽。如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辽)。
40.移柱造:宋、辽、金、元建筑中常将若干内柱移位,称移柱造,如华严寺大雄宝殿。
41.减柱造:宋、辽、金、元建筑中常将若干内柱减去,称减柱造,如佛光寺文殊殿。
42.副阶周匝:在建筑主体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做法,宋《营》中称“副阶周匝”,一般应用于较隆重的建筑,如圣母殿、释迦塔。
43.额枋/阑额: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宋称阑额、清称额枋。
44.大额枋: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有时2根叠用,其中上面的清代称大额枋。
45.小额枋/由额: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有时2 根叠用,其中下面的宋称由额、清称小额枋。
46.内额: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称为阑额,而位于内柱之间的阑额称为内额。
47.地栿:柱脚柱用于联络的水平构件。
48.霸王拳:明、清额枋在角柱出头的一种做法,有利于改善柱上部的结构与构造状况。多做成连续半圆形曲线的装饰图案。
49.平板枋/普拍枋:平置于额枋(阑额)之上,用以拉接柱和承托斗栱的长条形木构件,清称平板枋、宋称普拍枋。
50.雀替/绰幕枋: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清称雀替、宋称绰幕枋。
51.花牙子:雀替的一种,但已为纯装饰构件,用在柱间的挂落下。
54.铺作:狭义说是指斗栱;广义上说指斗栱所在的结构层。最简单的铺作有由四部分组成:方形斗、矩形栱(昂)、耍头、衬方头。
55.柱头铺作/柱头科:斗栱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明称,位在柱头上的宋称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
56.补间铺作/平身科:斗栱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明称,位在柱间上的宋称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
57.转角铺作/角科:斗栱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明称,位在角柱头上的宋称转角铺作、清称转角科。
58.朵:宋代斗栱计量方法,一朵即一组斗栱,即最简单的四铺作。
59.攒:清代斗栱计量方法,一朵即一组斗栱。
60.升:清营造法式中构件名称,在栱与翘相交处、栱与栱上下两层之间,位于栱的两端的斗形的立方块叫做升。因其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如三才升、槽升子。
61.栌斗/坐斗/大斗:位于一组斗栱最下的方形木构件,宋称栌斗、清称坐斗、大斗。
62.交互斗/十八斗:在斗栱中,位于挑出的华栱(翘)或昂头上的的方形木构件,宋称交互斗、清称十八斗。
63.齐心斗:斗拱中用于栱心,即铺作中线上的斗。《营》中称为斗栱。
64.散斗:称代称法,山字形的栱两端所支托的小斗。
65.槽升子:在清代斗栱中,位于坐斗正上方横栱二端上的方形木构件,叫槽升子,相当于宋代的散斗。
66.三才升:在清代斗栱中,位于里跳与外跳横栱二端上的方形木构件,叫三才升,相光于宋代的散斗。
67.华栱/翘头:斗栱中垂直于正脊的向外挑出的栱,宋称华栱,清称翘头。
68.泥道栱/正心瓜栱:斗栱中栌斗之上与阑额平行的栱,宋称泥道栱,清称正心瓜栱。
69.瓜子栱/瓜栱:斗栱中华栱或昂之上且与之垂直的栱,宋称瓜子栱,清称瓜瓜栱。
70.令栱/厢栱:斗栱中位于里外跳上层跳头之上,上承橑檐枋,屋内槫下亦用令栱。宋称令栱,清称厢拱。
71.慢栱/万栱:斗栱中位于瓜子栱和泥道栱之上,并与之平行的栱,实际上是栱上之栱。宋称慢栱,清称万栱。
72.柱头枋/正心枋:在柱疛中线或泥道栱系列上面的枋,宋称柱头枋,清称正心枋。
73.罗汉枋/拽枋:位于铺作跳头上方的素枋。宋称罗汉枋,清称拽枋。
74.平棋枋/无花枋:承搁平棋的木枋。宋称平棋枋,清称无花枋。
75.撩檐枋/挑檐枋:令看见之上承出檐椽的枋子,宋称撩檐枋,清称挑檐枋。
76.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清代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按建筑等级分为十一等。
77.材:高宽比为15:10的矩形断面尺寸,宋代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按建筑等级分为八等。
78.栔:高宽比为6:4的矩形断面尺寸,宋代建筑单位。
79.足材:单材加栔谓之足材,高21分,宋代建筑单位。
80.计心造:在斗栱的挑头上有与之相垂直的斗栱或枋的做法,在宋《营》中称计心造。
81.偷心造:在斗栱的挑头上没有与之相垂直的斗栱或枋的做法,在宋《营》中称偷心造。
82.昂:斗栱中斜轩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又上昂、下昂之分。
83.上昂:昂分上下两种,上昂用于室内支承天花或用于平坐下,因昂首向上而得名。
84.下昂:昂分上下两种,下昂用于外檐承托挑檐,因昂尖向下而得名。
85.批竹昂:宋代昂的一种,自斗外斜杀至尖者,其昂面平直而得名。
86.琴面昂:宋代昂的一种,昂面竖向稍凹,横向稍凸,形成一缓和曲线而得名。
87.踩=三踩:清营造法式中翘、昂的长短,以支出的远近而定,每支出一层,在里面和外面各加一排栱,叫踩。正心一踩,里外各出一踩都称为三踩。
88. 出抄:宋代《营造法式》中,把斗栱中的华栱出挑称为出抄。出一跳华栱称为“一抄”,出二跳华栱称为“双抄”。
89.举架:清代建筑大屋顶的构架做法,其举高通过步架求得。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90. 举折:宋代建筑确定屋面曲度的一种方法,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古建筑装修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槫(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91.推山: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宋《营造法式》中已有规定,但在清才成为定规。具体做法为:正脊向两端推出,四条垂脊由45°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92.收山:歇山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结构上的变化(增加顺梁扒梁和踩步金梁)。
93.月梁/虹梁:露明架中长为四根椽子水平投影那么长的梁,为取得柔美的效果,将梁的两端加工成下弯的曲线。汉称虹梁、宋称月梁。
94.耍头/蚂蚱头:斗栱衬方头下所用出跳木料,宋称耍头、清称蚂蚱头。
95.麻叶头:翘、昂后尾的一种雕饰,作分瓣的曲线形。
96.出际/屋废:檩头伸到山墙以外的那一段,其长度依屋椽数而定。
97.襻间:宋式大木构件,是槫下附加的联系构件,或每间都用,或隔间采用。其两端往往插柱或驼峰上,将相邻两片梁拉紧。
98.脑椽=花架椽=檐椽=飞檐椽/飞子:椽在不同部位的不同名称。
99.檐柱=金柱/老檐柱=中柱=山柱=角柱:柱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名称。
100.瓜柱/侏儒柱/蜀柱:两层梁架之间或梁檩之间的短柱,其高度超过直径,叫做瓜柱。宋时瓜柱叫侏儒柱或蜀柱,明以后称瓜柱、童柱
101.驼峰:形如骆驼之背,一般在彻上明造梁架中配合斗栱承载梁栿。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之别。
102.叉手:宋代建筑中位于脊槫两侧的斜杆,用以固持脊槫,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得名。
103.托脚:宋代建筑中位于槫两侧起固定作用的斜杆,其中位于位于脊槫两侧的称叉手,其余称托脚。
104.替木:中国古代建筑中起拉接作用的辅助构件,常用于对接的檩子、枋子之下,有防止檩、枋拔榫的作用。
105.叉柱造:宋代多层木建筑柱的交接方法之一,上层柱的柱脚落在下层柱顶的栌斗中心的做法。
106.缠柱造:宋代多层木建筑柱的交接方法之一,上层柱立在下层柱后的梁上,但在角部需要增加钭梁,另外每面还要各增加一组附角斗。
107.版筑:“又谁找到这个跟我说一声,谢谢 ”
110.四阿顶/庑殿/五脊殿:古建筑装修中最高级的屋顶样式,由四坡组成,从而出现正脊和四条戗脊,故也五脊殿,宋又称为四阿顶。特别隆重的建筑也可用重檐。例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为单檐庑殿顶,北京故宫太和殿为重檐庑殿顶。
111.歇山/九脊殿:古建筑装修中等级仅次于庑殿的屋顶样式,由两坡顶加周围廊形成,从而出现正脊、四条戗脊、四条垂脊,故也九脊殿。也有重檐形式。例如: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为单檐歇山顶,北京故宫保和殿为重檐歇山顶。
112.正脊: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的主要屋脊。
113.垂脊:屋顶上与正脊垂直,顺着屋坡的屋脊。
114.戗脊:庑殿或歇山顶,正面及侧面屋顶斜坡相交处的屋脊。
115.博脊:一面斜坡屋顶与建筑物垂直之部分相交处的屋脊。
116.抱厦/龟头屋:突出于主体房屋前的小屋,宋称龟头屋,清称抱厦。如宋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117.博风板:悬山和歇山屋顶,桁都是沿着屋顶的斜坡伸出山墙之外,为了保护这些桁头而钉在它上面的木板,称博风板。
118.悬鱼:歇山或悬山屋顶山面的装饰构件,用木板雕成,安于博风板的正中。早期多为鱼形,后有各种变形。
119.悬山:中国古代屋顶形式的一种,屋顶向两侧挑出超过山墙。
120.挑山/出山:古建筑中屋檐两端悬伸在山墙以外称为挑山,又称出山。
121.硬山:中国古代屋顶形式的一种,山墙向上略高出屋顶。
122.斗尖/攒尖:中国古代屋顶形式的一种,中心以一高起的点向建筑发散斜置的屋顶。如祈年殿的圆攒尖。
123.宝顶:位于攒尖顶顶部的圆形装饰,多为金色。
124.盝顶:中国古代屋顶形式的一种,中间为平顶,但在四角向四倾斜。
126.水戗发戗:南方建筑屋角起翘的做法之一,特点是檐口平直,基本不起翘,仅戗脊在近屋角处向上反翘。唐宋起翘已成定规,以后更是如此。
127.嫩戗发戗:南方建筑屋角起翘的做法之一,特点是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起翘。唐宋起翘已成定规,以后更是如此。
128.筒瓦:横断面成半圆形的瓦。
129.瓦当/勾头:古建筑屋顶筒瓦每陇最下有以圆盘为头的瓦。
130.滴水:古建筑屋顶陇沟最下端有如意形舌片下垂的板瓦称为滴水。
131.排山勾滴:硬山悬山或歇山,博风槫上之勾头与滴水。
132.板瓦:横断面小于半圆形的弧形瓦。
133.琉璃瓦:用“白土”制作瓦坯,表面浇刷琉璃釉的瓦。
134.鸱尾=鸱吻=正吻/兽吻/大吻:汉到隋称鸱尾,唐到明称鸱吻,明以后称正吻或大吻。
135.剑把:正吻上的雕饰。
136.小木作:宋代对室内装修的称法。
137.版门:门扇全用厚木板实拼而成的门。
138.槅扇门/格子门:宋代永恒上通用的门,因上部有木格子,可糊纸供采光。
139.乌头门:宋《营》中门的一种类型,也称乌头大门、表褐、阀阅、褐烫、绰楔,俗称棂星门。其形式为:在两立柱之中横一枋,柱端安瓦,柱出头染成黑色,枋上书名。柱间装门扇,古代有以旌表的建筑。
140.罩:多用于室内,是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几何图案或缠交的动植物,神话故事等,在室内起着隔断空间和装饰的作用。
142.直棂窗:一种用直棂木条竖向排列的窗。
143.槛窗:槛墙上的窗,由格子门演变来的。
144.支摘窗:属外檐装修中窗的一种,既可以支撑,又可以取下的窗。
145.横披:当建筑比较高大时,可在门窗上另设中槛,槛上再设横披。
146.漏窗:应用于住宅、园林中的亭、廊、围墙等处。窗孔形状有方、圆、六角、八角、扇面等多种形式,再以瓦、薄砖、木竹片和泥灰等几何图案或动植物形象的窗棂。
147.彻上露明造:没有天花,完全暴露内部梁架的做法。
148.天花:建筑物内上部,用木条交安为方格,上铺板,以遮蔽梁以上的部分。
149.平棋/平棊:一种大格子的天花,格子中间板上饰有花纹。
150.平闇/平暗:一种小格子的天花。如佛光寺大殿和独乐寺观音阁。
151.藻井:是一种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之上或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斗四、斗八等。
152.卷棚:中国古代屋顶形式的一种,没有正脊,而是以一弧形连接前后两面屋顶。
153.箍头:梁头彩画两端部分。
154.藻头:彩画箍头与枋心间的部分。
155.七朱八白:在檐额、阑额的侧面,将额中心1/5-1/7的宽度,依额的长度匀分为8格,每格画一长方形的白块,格之间用朱隔开,这样就有7条朱色,8块白色,称七朱八白。
156.披麻捉灰:清代绘制彩画的方法,用油灰,麻丝与麻布层层包裹,由最少的一麻三灰到三麻二布七灰,共10余种。在建筑构件外形成一个厚壳。
157.五彩遍装:宋《营》中建筑彩画制度之一。采画中最华丽的一种,用于等级最高的建筑物上。其特点是把建筑的木构件从头到脚都用彩绘的图案花纹来装饰,以达到五彩缤纷、华丽高贵的效果。
158.采步金:明清歇山建筑中,用以随手歇山部分结构的梁,是歇山大木中的关键构件。它的位置是在挑尖顺梁上,与顺梁成正交,高同每二层梁,两端做假桁头,与下金桁相交,放在交金墩上。采步金的外边还刻有一排椽窝,以承受两山的椽子。
159.相轮:伞状穹顶或亭,有时作为佛塔顶端的塔刹。
160.十三天:构成佛塔顶相轮的层状结构。
161.宝瓶:宋式转角铺作斗栱或清式角科斗栱由昂之上,承托若角梁的瓶形木块。
162.宝盖:“大致知道是什么东西,但好像有不同解释,谁要是有确定的跟我说下,谢谢”
163.刹:佛塔顶上所立的柱及相轮,宝盖等附属物,统称为刹。
164.扶脊木:清式建筑脊桁之上并与之平行的六角形木,叫扶脊木。在它前面和后面朝下的斜面上,做成一排涧,以承脑椽的上端。
165.角背:瓜柱两端的森构件,以固定瓜柱。
166.回水:下檐伸出较上檐减少之尺度。
167. 溜金斗拱:多用于宫殿,庙宇,外跳与一般平身科相同,内跳用斜上菊花头,六分头搭在金主内额上,与外跳构件不发生联系,完全不起结构作用。
168.墀头:山墙的侧面,在连檐与拨檐砖间嵌放一块雕刻花纹或人物的戗檐砖叫墀头。
169.倚柱:壁柱虽然保持着柱子的形式,但它实际上只是墙的一部分,并不独立承受重量,而主要起装饰或划分墙面的作用。
170.槏柱:窗旁的柱或用于分隔板壁、墙面的柱,属小木作,不承重。宋式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