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9月,开封市曲剧团改编的新《狸猫换太子》正式公演,在同一剧场连演7个月218场,观众达25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后由河南省电视台录成上下两集电视片,为开封曲剧团的成长和发展再竖里程碑。 1984年开封地市合并,开封地区曲剧团、开封市曲剧团合并,名为开封市曲剧团。可惜的是两团合并以后,好景不长,随着剧团体制的改革和电视节目的普及,上世纪80年代后期曲剧团被撤销。
曲剧团解散了,但人还在,心未散;同时开封还有一大批散居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曲剧玩友和醉心于曲剧的听众,他们不甘心曲剧的再次失落,当曲剧团被撤销之际,老艺人李宝山就出资买下了团里的戏箱,以民间组织的形式,活跃在开封城乡各地;寇香菊、耿长海、马振文、霍小庆等演员也不时出现在古城开封的一些不同场合进行演唱。更值得一提的是,以老艺人张百万一家和以申相玉为核心的曲剧玩友,一年四季在包公湖亭和汴京公园内演唱,让在开封有上千年历史的民歌小调,作为流行于汴梁古城的乡音继续在群众心底流淌,唤起无数群众对曲剧的失落表示出无限的惋惜和怀念。
中共十七大的召开,引领社会加快步伐向进一步的经济繁荣与和谐社会发展,戏剧作为繁荣与和谐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各方面的关注,2007年“七一”前夕,曲剧爱好者张廷栋夫妇发起组织开封市曲剧玩友会,它聚集了原开封市曲剧团的一大批专业骨干寇香菊、李宝山、李萍、史继珍、刘建新、周殿臣、苏其刚、翟渊民、王占青等演职、乐队人员。另外,还有李其光、张素芬等玩友,他们以顺河区民心社区“七一”晚会上的首场演出拉开了他们活动的序幕,在此后一年多里,他们坚持每周二、四排练,周六演出,酷暑寒冬、雨雪无阻,他们已整理出《陈三两》、《风雪配》、《卷席筒》、《马前泼水》《江姐》、《李豁子离婚》等新老剧目10多个,在街头广场为群众义务演出。他们还结合形势在抗震救灾、迎奥运等活动中,编写新词,上演一些新节目,丰富了群众生活,很受群众欢迎。
曲剧源出宋词,发端于开封,在开封有厚重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曲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