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曲剧发展中的三座里程碑
《陈三两》、《槐树庄》、《狸猫换太子》三剧的演出可视作开封市曲剧团发展中的三座里程碑。《陈三两》原系民间说唱本《陈三两爬堂》,剧情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该剧对封建社会的贪官污吏做了无情的嘲弄和抨击,歌颂了陈三两这个被压迫、被污辱女性的高尚品德,是一部有现实意义的好戏。市曲剧团搜集不同地区传唱的4种脚本,由霍林同志取长补短,进行改编,作为献演节目参加河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受到田汉同志及与会代表的好评,获得了一等奖。1959年经过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再创作,摄制成了舞台艺术片,1960年5月向全国发行放映。电影《陈三两》由张新芳、刘道德主演,导演王岚、摄影王雷。这是开封市曲剧团的剧目首次搬上银幕,也是曲剧的首次搬上银幕,它向全国介绍了曲剧这个地方剧种,给观众留下了良好的记忆和印象,竖起了开封曲剧发展的第一座里程碑。
舞台艺术片《陈三两》改编和拍摄的成功,使曲剧团的主要领导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引进人才的重要性。先后从市歌舞团、省话剧团、豫剧三团、海政歌舞团接收了一些新同志,招收了几批学员。乐队还吸收了两个极富音乐天才的大学生。苏其刚同志就是其中对曲剧音乐研究做出了突出成绩的一个。他学生时代酷爱文艺,并拉得一手好琴。其实他所以要到曲剧团来,就是奔着那迷人的曲剧音乐来的。曲剧的乐器除了那把最主要的曲胡(坠胡)之外,还有琵琶、古筝、唢呐、笙、二胡、吐噜胡等七八种乐器和打击乐。曲牌也很多,但一些老乐手都是口传身受,很多人都不识谱。苏其刚进团之后,刻苦学习,经过几年的努力,他除了学会演奏曲胡、唢呐等外,从1964年起开始进行唱腔音乐的设计工作,他著有《河南曲剧坠胡演奏法》、《曲剧舞台音乐牌子介绍》、《河南曲剧唱腔调五十首》等,为继承、发展曲剧音乐优秀传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设计的剧目唱腔注重创新,主张用新的音乐手法来表现传统的曲剧唱牌。在上世纪70年代二次恢复曲剧团时,他力主把当时富于农村生活气息,颇受人民欢迎的故事片《槐树庄》改编为曲剧,并搬上了舞台。
曲剧《槐树庄》由寇香菊、李宝山、张凤梧主演,苏其刚、张振凡负责音乐设计,该剧演出时轰动全城,创连演200多场的历史最高纪录,可谓是开封曲剧发展的第二座里程碑。
1979年9月,开封市曲剧团改编的新《狸猫换太子》正式公演,在同一剧场连演7个月218场,观众达25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后由河南省电视台录成上下两集电视片,为开封曲剧团的成长和发展再竖里程碑。1984年开封地市合并,开封地区曲剧团、开封市曲剧团合并,名为开封市曲剧团。可惜的是两团合并以后,好景不长,随着剧团体制的改革和电视节目的普及,上世纪80年代后期曲剧团被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