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设计

四合院装修知识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四合院装修知识

民居四合院的建筑布局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03 10:51:06

  四合院,起源于商周时期,明清时达到巅峰。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四合院布局最为规范的是北京四合院,其格局以及装饰非常具有代表性。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民居四合院的建筑布局是什么样子的。

  四合院作为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基本布局独具特色。首先,四合院坐北朝南,呈南北长、东西短的矩形院落。这样的布局符合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冬季可更好地接收阳光,夏季则能避免直射,保持院内凉爽。大门开在宅院东南角,这一位置的选择并非随意为之。从地势角度看,北京地区西北高东南低,雨季时雨水易积存,东南方位利于排水。从风水角度讲,根据道家的太极八卦,东南门是坎宅当中最有生气的地方,人居住在此处能顺应天意,获得吉祥之气。而且,整个北京老城的水势自西北流向东南,四合院的大门开在东南角也便于排水。此外,四合院的水系统也遵循这一理念,如明清时期紫禁城内的金水河,自神武门西侧的地道入水,自銮驾库东南巽方出。

  四合院四面房屋朝内合围,包括正房、厢房、倒座房等。正房高大,居于上风水,为尊者长辈首选,通常坐北朝南,屋顶比厢房高,台阶也多出一两级,宅主在此起居会客议事。厢房则低于正房,也小于正房,以兄东弟西安排。倒座房坐南朝北,靠近大门的房间常作门房,其他房间主要用于接待外客。

  不同位置有影壁,起到挡煞和美观的作用。影壁有多种类型,如位于大门内的一字影壁、八字影壁和座山影壁;位于大门左右两侧的撇山影壁或反八字影壁;还有独立于大院外的影壁,包括一字影壁和雁翅影壁。影壁上刻有吉祥图案或写有 “福”“招财进宝” 等字样,既能增加美感,又能烘托气氛,还具有保密功能,可挡住外人视线,保护主人隐私,同时在封建迷信中也能阻挡孤魂野鬼闯入。

  一进四合院是基本单位,四面房屋合围,宅门位于东南角。一进四合院落由正房、东西厢房、倒座房组成,形成一个四面围合的院落。正房一般坐北朝南,两侧各有一耳房,共三间。如果院落狭窄只有四间房宽,可以在正房东西两侧各设置半耳房。正房前有东西对称的厢房,坐东向西的叫 “西厢房”,坐西向东的叫 “东厢房”。正房对面称为 “倒座房”,间数与正房间数相同。

  二进四合院在一进的基础上增加一堵墙,形成 “二门”,可配置耳房和游廊。在东西厢房南山墙之间加建障墙,将院落内外分隔开,形成二进院。二进院的正房、厢房和倒座房都可以设有外走廊,外走廊之间由抄手游廓连接。抄手游廓由厢房南侧接转而沿隔墙内侧,延伸到二进院的二进门,形成了一种环形通道。比较高级一些的二进四合院,还会增加耳房的配置,即与主要房屋相连却小一号的房子。耳房通常位于正房两侧,或是厢房的南侧。如果厢房建造了耳房,那么内院与外院的隔墙就要与耳房的山墙相连。一般这样规模的二进四合院,院内还会设置游廊,将正房、厢房与垂花门连成一个整体。

  三进四合院在正房后侧加盖后罩房或后罩楼,后院通过三重门户到达,很幽静。在二进四合院的基础上,宅院向后延伸,在正房的后侧加盖一座坐北朝南的房屋,成为三进四合院。后面加盖的房屋,称之为后罩房。如果加盖的房子是两层的,那就是后罩楼。一般来说,进入后院需要在正房的东侧开设通道,即将耳房的一间房屋省略,作为通道之用。三进四合院最隐秘的地方就是后院了,这里需要通过三重门户才能到达,环境幽静。

  按照此等规则,还有四进四合院以及五进四合院,更复杂的还有横向扩展的带跨院的四合院。跨院只有东西两路,与正院并列,大宅院易让人迷路。以正院为中轴线,向两侧跨出相对独立的庭院,称为跨院,有 “东跨院”“西跨院” 之分。各跨院彼此独立,又有相对应的小门连通。很多大宅院带有跨院,布局复杂,如果不是很熟悉地形,就容易迷失其中。

上一篇:二进的中型四合院,古代豪门之家的宅院
下一篇:四合院的文化内涵:风水与居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