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房屋可以分为三部分。根据北宋的喻皓所撰《木经》:“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也就是自梁以上为“上分”,梁以下、地面以上为“中分”,台阶为“下分”。
1.上分
屋顶,对建筑立面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护柱网外围的板筑墙,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采用较大的出檐,为了不影响采光以及解决雨水低落问题,出现了微微向上的反曲屋檐,兼顾了实用和艺术性。四合院屋顶采用抬梁式木构架,在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
2.中分
四合院建筑的中分就是墙体部分。墙体内部是木构架,结构是用木立柱、木横梁构成房屋的骨架,屋子的重量通过横梁集中到立柱上,而墙体只起隔断作用,它不承担房屋的重量。墙体采用青砖垒砌,不同地区的厚度是不同的。我国北方地区因气候寒冷,为了防寒保温,建筑物的墙体较厚,屋面设保温层(一般用土加石灰构成),再加上对雪荷载的考虑,建筑物的椽檩枋的用料粗大,所以建筑外观也显得浑厚凝重,而南方因为气候炎热,雨量丰沛,房屋通风、防雨遮阳等问题更为重要,墙体薄(或仅用木板、竹篱笆墙),屋面轻,出檐大,用粉细,因此建筑外观也显得轻巧。
3.下分
台基是四合院的基础部位,在地面以上,柱或墙以下。“台基”包括台明、踏跺、栏杆、月台4部分,“台基”形式主要分二大类,即平台式和须弥座。台基可重合构成,为多层“台基”,多层“台基”连为一体,组成联体“台基”,也可在台面上加入围护部分,构成维护性台基。
在建造一座四合院时候,根据“屋有三分”,首先做好“下分”台基,使室内地面高出于室外地面,以求达到防水、防潮和保持室内干燥洁净的目的。台基上开始搭建骨架主体“中分”,按照柱网安置石质柱础,其作用是保护柱子不受地下水上升侵蚀而导致腐烂,木架立起后即可砌墙,之后铺盖瓦屋面、安装门窗、油漆粉刷,最后铺设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