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结构木构架共有三种不同形式: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1、抬梁式;至迟在春秋就已使用,后成为古建筑结构型制中最正规的一种。它主要由柱、梁、枋、檩[桁]与椽等五大类构件组成。它的特性是柱上架梁,梁上再竖矮柱,再架短梁,如此层层叠筑,形成一个三角形屋架。若干品屋架之间,用枋联系柱,用檩[桁]联系梁,形成整个屋架,然后用排列紧密的木椽联系上下檩[桁],形成屋面骨架。抬梁式结构的主要特点在于,屋架荷载通过梁、枋、檩等水平构件传至柱子,垂直构件较少,室内空间与围护结构布置灵活,适用于大殿、厅堂等规格较高的建筑。但抬梁式用料较大,材性要求较高。
2、穿斗式;至迟在汉代就已成熟,并在南方广泛使用。它主要由柱、穿、檩与椽等四大类构件组成。它不用梁,而用穿联系柱子,形成一个屋架。若干品屋架之间,用檩置于柱端,檩上再承椽。
穿斗式结构的主要特点在于,屋架荷载通过檩条直接传到柱子,结构比较简单。柱距紧密,用料较小。但空间布置局限性大。主要用于民居。
3、井干式;井干式的应用范围不广,它采用木头围成矩形木框,层层叠置,形成木头承重的墙体,这样消耗木材较大,主要用在盛产林木的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