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老北京四合院门前的许多老物件儿,门槛儿、门首儿、门墩儿、门镜、门神、影壁、石敢当、上马石、下马石和拴马桩等。尽管这些老物件儿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但它们曾是许多四合院门前必不可少的饰物。每一种物件儿的由来各有讲究,但从根儿上说都是用以其避邪驱鬼,镇宅守户的,尽管带些迷信色彩,却反映出老北京人祈吉求福的朴素心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老物件儿逐步演变为老北京人追求吉祥平安和美满幸福生活良好愿望的象征。
门槛儿也称门坎儿、门栏儿,横伏于门口儿,迈进去,退出来,给人一种家里家外的感觉,它是内外区域的界线。应当说现在人们居家过日子,门槛儿没有那么多的象征意义,出出进进,跨一跨门槛儿,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在过去,对门槛儿的认识却是很不一般的,也有不少讲究。首先是门槛儿具有遮挡污物和避邪的作用,门口横上一道门槛儿,象征着竖立一道墙,将一切不好的东西挡门外,特别是要把那些鬼怪拒之门外,以保一家人的平安幸福。
门槛儿分固定和可移动两种,一般以固定门槛儿居多,而一些大户人家为了车马出入方便,也有随时可移动的门槛儿。按老北京人的礼俗,送客时一定要送到门槛儿之外,若是骑马乘轿而来的,要看着客人上马上轿。若是步行而来的,要目送客人远去,如果只将客人送出屋门而不送到门槛儿之外,是对客人的一种不敬,被视为失礼。过去还有不能踩门槛儿的习俗,但可以坐,绝不可猛踩,过去小孩子不懂事,常在门槛上玩耍,大人见了会马上制止,说门槛儿是护家的神,不能随便踩蹋。
门首儿又称铺首,就是街门上的衔环,一般分为金花铺首、卷螺铺首、铜线铺首和兽头铺首等,在北京四合院的门上很常见。既是具有实用价值的门环,又往往配以装饰的底座,饰以含有驱邪意义的虎、狮等兽状铺首,猛兽怒目,露齿衔环,将威严之气附于大门之上,使鬼怪望而却步。
四合院上的门首儿多为铜制,也有铁制的,根据门的大小而定其大小,制作都很精美,是过去四合院门上最耀眼的饰物。关于门首的由来,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应当说门首将一种精神、气势在朱漆、黑漆的门扇上展示了上千年,它透露着属于中华门文化精髓的东西。
老北京人对门首儿的讲究也很多,一是不能随便乱摸,认为摸得太多,就没有灵气了;二是要擦得净亮,把它当成一双眼睛,时刻看守着宅院;三是大门紧闭时,来访者一次只能轻叩三下,以示有人来了,若连续猛击,则视为对主人的不恭。
门墩儿是四合院门前比较常见的饰物,分为狮子型、石虎型、抱鼓型、箱子型等。其作用一是支撑门框,二是装饰门脸儿,三是避邪驱恶,四是看家护院,五是显示主人身份和地位。无论样式、形制、石料、尊卑上有什么区别,门蹲儿最讲究图案的精美与寓意,可以说,老北京四合院门前的门墩儿,件件是艺术品。
先说狮子型和石虎型的门墩儿,是过去四合院门前最常见的。早年间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讲究在门前摆上一对汉白
玉雕的大石狮子,通常
是雄狮居左,右爪下踩
着绣球,被称为“狮子
滚绣球”;雌狮居右,左
爪下是一只幼狮,叫做
“少师少帅”,意思是子
嗣昌盛,世代高官。而
大多数的四合院是在
门框两侧放置一对小
石狮子或小石虎门墩儿,尽管它们没有大户人家门前那对石狮高大气派,但却雕刻得活灵活现,十分精美,或蹲或站,或伏或仰,犹如一对保护神,看守宅门。其实放置它们的本意也是避邪驱恶,守门看户。
人们之所以多选择石狮和石虎守门看户,是将其视为异兽,凶猛威武而毫不畏惧任何禽兽,被视为“兽中之王”,有它看家护院,野兽鬼怪就不敢进入宅门。在门前放置石狮子还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它是吉祥之物,所以将一对活泼可爱的小石狮子放在门前,也是一种喜庆活泼有余的象征;二是有的门墩儿上呈卧姿一大一小两只狮子,狮谐音“世”,大狮子小狮子取“世世同居”之意,且小狮子卧于大狮子胸前,又有“父慈子孝”、“和谐美满”之意。再说那抱鼓型门墩儿,按老礼儿讲,抱鼓寓意是通报来客之鼓,客来客往才显示出主人的人缘儿好,家业兴旺。而箱子型门墩多刻有蝠(福)、鹿(禄)、桃(寿)、喜鹊(喜)、穗(岁)、瓶(平)、鹌(安)、羊(三阳开泰)和钱等图案,都是吉祥之物,表现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
门镜俗称“照妖镜”,过去在不少北京人的四合院门前都有悬挂。老年间有种说法:门对窗、窗对门不吉利,在自家门前挂面小镜子,就可以破掉那不吉利。所以有“镇宅神以埋石,厌山神而照镜”之说。镜子的正面光滑明亮用以照人,背面多镌以美丽的纹饰,是吉祥之物,什么时候兼用为巫术法器或避邪之物,已难以考证。
门神是老北京四合院门前过年时不可缺少的饰物,贴门神的主要目的就是驱邪避恶,既保护家宅的安全,也呵护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同时还有祈福求财之意,所以最著名的是“捉鬼门神”和“祈福门神”。“捉鬼门神”多为神荼和郁垒、金鸡和老虎,还有古代武将荆轲、魏徵、马超、赵云、孙膑、庞涓等,最著名的是秦琼、尉迟恭和关羽及神话传说人物钟馗等。传说他们不但力大无比,而且忠于职守,鬼怪见到他们就远远地离开。过去听四合院里的老人讲,门前有秦、尉、关、钟四位老爷把守,这一年都会平安无事,吉祥如意。
“祈福门神”与“捉鬼门神”有所不同,并非门户的守护者,而是专为祈福招财而用,也是老北京人许多人家春节时要请的门神。民间有“财神进门来,四季广招财”之说。常见的人物为赐福天官,也有刘海戏金蟾,招财童子小财神等。最著名的
是“赵公元帅”赵公明,被请的最多。张贴“祈福门神”的多为住四合院的生意人,请回来贴在门前,以求来年家财万贯,日进斗金。而普通老百姓张贴“祈福门神”,希望的是来年日子富裕。
影壁也称“罩壁”,在老北京四合院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听老人们讲,过去人们很迷信,认为人死后有鬼魂,如果在夜晚有孤魂野鬼游荡,闯进宅院就会不吉利。而大门前有影壁罩着,鬼魂见了自己的影子就不敢往里闯了。于是就在门前(或门内)砌上一堵墙,有了它,鬼怪就不会轻易进门。以后影壁就逐步变为遮挡院中杂乱的景物和呆板的墙面,同时还具有很好的保密功能,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院内的一切。另外,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
四合院的影壁有三种,一种是位于大门内侧,呈“一”字形,叫作“一字影壁”,过去无论大户人家还是小门小户,大多都有这种影壁,其下部多设有须弥座,顶部是屋顶,墙体的影壁心上或刻有吉祥图案,或写上一个大大的“福”字或上下连写的“招财进宝”字样。第二种是位于大门外面的影壁,多坐落在胡同对面,正对宅门,一般有“一”字形和“雁翅”形两种,俗称“一字影壁”和“雁翅影壁”。其主要作用一是遮住外来的“野风”别吹进院内,二是遮挡对面房屋和不甚整齐的房角檐头。第三种是位于大门左右两侧,与大门檐口形成夹角,平面呈反“八”字形,俗称“反八字影壁”,主要是起装饰作用,增加门前的气势。
过去老北京人喜欢串门,但有一个不成规矩的规矩,就是在进入人家的屋门前,在影壁前问上一声“家里有人吗”?或咳嗽一声,以示有人来了,既给主人一个提示,也是对主人的一种礼貌。以后影壁的功能多了起来,成为人们聊天、下棋、小孩子捉迷藏的好地方。随着北京四合院的大量减少,门前的影壁也越来越少见了。
石敢当又称“泰山石敢当”,许多年轻人对它会感到很陌生,甚至不知其为何物,在老北京,过去也是很常见的一种镇宅之物。
“石敢当”应取所向无敌之意,过去多将这几个字刻在小石碑上,立于四合院门前,也有的将其嵌砌在墙体里,用来镇鬼厌灾,人们将“石敢当”视为驱除不祥之神。关于这石敢当的来历,民间有许多传说。讲得最多的是当年姜太公封神,封来封去,到最后却忘记了自己的姓名,便自封为“泰山石敢当”。姜太公在唐宋时期曾被奉为武圣,与文宣王孔圣,一武一文。明代以后,虽然关羽成了武圣,姜太公在民间仍然很有名气,传说的故事很多很广,于是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之说,并把石敢当说成是姜太公的化身,将其立于门前,就有了宅院的保护神。
几十年前,“石敢当”在北京的胡同里不难见到,而今却几乎绝迹了。不久前路过西城区的一个拆迁工地,偶然发现一块“泰山石敢当”的石板,高约一米,宽约五十厘米,字体为隶书,苍劲有力,仔细端详了好久,真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第二天拿着相机前去拍照时,那块“泰山石敢当”的碑刻已经没有了,据民工说,被垃圾车拉走了,实在可惜。
上马石、下马石和拴马桩现在几乎很少见了。一般有权有势官宦人家的门前才有设置。比较讲究的拴马石上还刻有吉祥图案,如刻上猴子,意为猴子能弼马瘟,这正是孙悟空的雅号。刻上狮子,意为驱邪避恶,避免鬼怪对主人和马的伤害。
四合院门前的老物件,是老北京四合院门前的一道景观,具有浓重的民俗色彩和艺术性,也是老北京古典建筑艺术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