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祭祀自然神
历代皇帝把祭天之礼列为朝廷大事,冬至在京城南郊举行,典礼极其隆重,无非是强调“受命于天”,“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
祭地之礼,夏至在京城北郊举行。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故分别设圆坛,方坛祭祀天地。
日月星辰或于祭天时附祭,或另设坛致祭,明代北京则于京城东西郊分设日坛,月坛。
2.祭祀祖先
帝王祖庙称之为太庙,臣下成为家庙或者祠堂。帝王宗庙仿宫殿前朝后寝制。官员和庶人的家庙根据等级不同有相应的规定。
从祀庙分布的特点看,祀庙祭拜之风南方盛于北方,南方祀庙的数量远远多于北方
如孔子庙,关帝庙,武侯祀等。我国古代较多的庙,一为孔庙(文庙);另一为关帝庙(武庙)。在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儒家创始人孔丘被尊为"万世师表",在全国各省,府,县均设庙祭祀,所以旧时的孔庙遍布,其中以山东的孔庙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关帝庙是祭祀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关羽的,古时关庙林立,其原因有二:其一,由于关羽就有“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精神,所以历代帝王把他当作忠义和气节的化身,从宋朝开始不断给关羽加官进爵。其二,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渐衰败,封建统治阶级越来越需求此种“忠义”精神,关羽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时至今日,人民群众多把他作为保护神和财神加以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