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马石,也被称为拴马桩或拴马石,原本是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一般通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常栽立在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
拴马桩的结构一般多竖于大门外两侧,常与上马石配套使用,柱身多为四方型和八棱型。拴马桩材料多用灰青石、黑青石,细砂石较少,高度两米多至三米不等。一般分为桩首、桩颈、桩体(桩身)、桩基(桩根)。
拴马桩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实用功能,还衍生出了彰显身份地位的功能。拴马桩相当于一种身份标识。在等级森严古代,华表常常被用于宫廷建筑和高级别的陵墓建筑前方的位置,在民间用栓马桩弱化华表规制,又显示尊贵身份。
此外,拴马桩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雕刻技法融圆雕、浮雕与线刻为一体,从现存的拴马桩实物看,其动物造型以狮子为主,而人物造像则有人骑狮子、仙女献桃、道教八仙等,涉及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传统剧目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