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斗拱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其四角翘伸,屋檐上翘,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的屋顶转角处,因此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
飞檐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把屋檐托起来的重叠曲木,可以把纵向的强度向横向拓宽,这种结构可以把屋檐托起来,使得屋檐可以向外伸展,从而增加了建筑的视觉美感。
斗拱是飞檐的支撑结构,它位于建筑物外檐部位,分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斗拱。其中,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最大,这就是支撑飞檐的建筑内部结构。
飞檐斗拱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唐代,飞檐已经大量运用。然而,由于地域差异,飞檐在南北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南方的翼角多起高挑飞檐,工艺往往会相对更自由,更有创造力。在建筑中,飞檐是用来显示财富的,屋檐翘起越高,就代表屋主越富有。由于地域不同造成的美学观点不同外,南方雨水大常有暴雨,建筑的飞檐大翘的高,可将房顶的雨水抛得尽量远一些(曲线为抛物线最好),以减少雨水对建筑基础的损害。
北方的飞檐没有南方高挺。屋檐本身比较平直,但飞檐的翘起颇为突出。另因北方多雪,积雪后平直的屋檐不会对末端的瓦片造成压力。北方的飞檐出现重檐,其作用是扩大屋顶和屋身的体重,增添屋顶的高度和层次,增强屋顶的雄伟感和庄严感,调节屋顶和屋身的比例。
飞檐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