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设计

仿古设计装修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文化 > 仿古设计装修

中国特色建筑——牌楼

作者:东方晨光  发布时间:2014-07-26 11:15:58

 牌楼,也叫牌坊,是一种纪念性和装饰性的门洞式建筑物,一般用木、砖、石和琉璃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中国古代常建于街道路口或庙宇、祠堂、衙署、桥梁、园林前,是用来宣扬封建礼教和标榜功德的。牌楼有的作为象征性的门楼,有的是为有“嘉德懿行”的人作纪念,也有用在店面上,作为招牌和广告的。中国古代在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束缚下,许多守寡妇女的唯一愿望就是到老时能赢得一座“贞节牌坊”,以流芳百世。

绚丽的历史文化
  牌楼凝聚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其建筑布局细腻、结构紧凑、形式多样,远看巍峨壮观,近看玲珑剔透,因而深得人们的喜爱。《中国百科全书》里有这样一段话:“牌坊起源于汉代坊墙上的坊门,门上榜书坊名以为标记,宋以后随着里坊制的瓦解,坊门的原有功能消失,但坊门仍然以脱离坊墙的形式独立存在,成为象征性的门,即为牌坊。牌坊立于大街、桥梁等显要的位置,在南宋已经出现,至明则成常制。牌坊还有表彰性的意义,起源于汉时的‘榜其闾里’,经唐宋之‘树阙门闾’,至元明清已改用‘旌表建坊’的做法。”这就是对牌楼历史的简单概括。牌楼是中国的特有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在主体建筑物前端的陪衬性建筑,装饰美化着环境,增加景观的气氛,而且是一种具有一定标志意义的建筑,在过去也常用于对开官、及弟、守节等进行表彰,以示旌表。
  牌楼这一建筑形式之所以被现代人们所接受,主要是它固有的标志性和装饰性。雕刻内容取材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及民间传说,常见的雕刻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八仙过海、八仙庆寿、鹿鹤同春、松鹤长春、代代富贵、松鹤延年、富贵平安、榴开百子、金龙献宝、麒麟吐玉书、狮子滚绣珠等图案。
  据史料记载,北京曾有57座牌楼,最有名的是东单牌楼、西单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前门五牌楼,东、西长安街牌楼等。现在,绝大部分牌楼均已毁坏或迁移。
  颐和园前面的牌楼至今还保存完好,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标志。这座牌楼有三间四柱七楼(间是指柱与柱之间的通道,楼是指飞檐起脊的顶部),是一座古典的中国木结构牌楼,由四根大柱架着三层额枋,上靠斗拱承托着各间的楼层。牌楼正面写着“涵虚”(指水)二字,背面写着“罨秀”(指山)二字,表示牌楼之后便是颐和园的湖光山色。牌楼两面彩绘金龙176条、金凤36只,显示了帝王所居琼楼玉宇的富丽堂皇。 
  陵墓前的牌楼以北京明十三陵南端的大石牌坊为最著名,它是进入陵园的第一座建筑物,为5间6柱11楼,全用一色汉白玉制成;石柱上雕刻着龙、狮、麒麟和其它怪兽,显示了帝王的权力和威严。这座牌楼宽28.86米,中间最高处14米高,为全国现存最高大的牌楼建筑之一。此外,北京朝阳区神路街至今还保留了一座独特的三间七楼琉璃牌楼。东城区雍和宫附近的国子监所在地成贤街的东、西牌楼已装饰一新,非常壮观。
牌楼的种类与特色
  从形式上分,牌楼有两类。一类叫“冲天式”,或叫“柱出头”式,即牌楼的间柱高出明楼楼顶。另一类是“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大都建于宫苑之内。无论柱出头或不出头式,均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在北京的牌楼中,规模最大的是“五间六柱十一楼”。    
  从结构上分,牌楼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木牌楼。这类牌楼数最多,基础以下(地下部分)用柏木桩(现代用水泥浇铸),称地丁。基础以上各根柱子的下部用“夹杆石”包住,外面再束以铁箍。如果是不出头式,则柱子的顶端以“灯笼榫”直达檐楼的正心檩,与檐楼斗拱连接,上下一气。街巷木牌楼顶部出檐甚短,做成悬山或庑殿式。每根柱端耸出脊外,柱顶覆以云罐防风雨侵木柱。楼顶所用之瓦,也因其作用和地点不同而异。内廷各坊之顶用各色琉璃瓦,街巷诸坊多用黑色布瓦。
  第二类是琉璃牌楼。这类牌楼多用于佛寺建筑群内。据了解,北京仅有三间四柱七楼的一种。它的结构是:在石基上筑砌6-8尺的砖壁,壁内安喇叭柱、万年枋为骨架。砖壁上辟圆券门三个,壁下为青、白石须弥座,座上雕刻各种风格的艺术图案。壁上的柱、枋、雀替、花板、揩柱、龙凤板、明楼、次楼、夹楼、边楼等均与木坊相似。不同的是,这种坊用黄、绿二色琉极有特色,如果石质坚细,不仅浮雕生动,而且其精细的图案历经数百年也不泯没。
  第四类是水泥牌楼。这是近代建筑技术的产物。新牌楼的数目近年来逐渐增多,但大多数是用于古牌楼的搬迁和加固。
  第五类是彩牌楼。这是一种临时性的装饰物,多用于大会、庙市、集市的入口处,会期一过即拆除。一般用杉杆、竹竿、木板搭成。顶部安装五彩电灯泡,一眼望去,色彩缤纷。
  在老北京的门楼里,按其内容可分为几种:
  (一)街道牌楼
  在老北京的街道上,最典型的街道牌楼有:东四牌楼和西四牌楼,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东、西长安街牌楼,前门五牌楼等。
  (二)宫苑庙宇牌楼
  这类牌楼有北海公园门外的金鳌玉牌楼,永安寺内的龙光紫照牌楼,陟山桥西的如意拱斗式牌楼,天王殿前的琉璃牌楼,景山寿皇殿前的三座牌楼,颐和园东宫门的涵虚罨秀牌楼,排云殿门前的云辉玉宇牌楼,五方阁的石牌楼,后山须弥灵境牌楼,景山前街的大高玄殿牌楼,碧云寺内石、木、砖三座牌楼,八大处山上有宝珠洞牌楼,潭柘寺山门外有香林净土牌楼,东岳庙神路上有永延帝祚琉璃砖石牌楼,福佑寺前有东西二座牌楼,雍和宫有三座牌楼,其他还有白云观、南顶等庙宇牌楼。
  (三)官属、陵寝、专事牌楼
  国子监内有琉璃坊一座,明陵前有大石坊一座。专事牌楼有为“纪念”袁世凯“登极”而建的两座水泥牌楼,各在原公安部街和原司法部街北端,新中国成立时已拆除。中山公园内的“保卫和平”是最有典型意义的专事牌楼,原建在东单北面的总布胡同西口,叫“克林德纪念坊”,是清政府为讨好洋人,纪念被击毙的德国公使克林德而建的,1902年12月20日落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中国属战胜国行列,1918年11月13日将该牌楼拆除。1919年移建中山公园,改名为“公理战胜坊”。1953年,由郭沫若手书,改名为“保卫和平”坊。(图片来源:《中国古代建筑·石雕》)
 
 
上一篇:中国古建筑屋顶归纳
下一篇:牌坊与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