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设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要做好茶楼设计,只有通过对中国建筑环境现状及中国传统建筑观的分析研究,探讨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引用传统建筑元素的方法,同时对由传统建筑形式及相关传统元素提炼而成的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认识。将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文化元素运用于现代主义建筑环境中,使人们在现代快速的生活中寻求一个感受自我的环境。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赋予建筑以民族性。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的形象往往会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反应。
关键词:中式元素;茶楼;建筑文化
一、茶楼的产生和发展
茶楼在唐代叫茶馆,早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了茶馆的雏形。唐玄宗天宝末年进士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种在乡镇、集市、道边“煎茶卖之”的“店铺”,这就是茶馆的雏形。
至宋代,便进入了中国茶馆的兴盛时期。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繁盛的市井景象,再现了万商云集、百业兴旺的情形,其中亦有很多的茶馆。而孟元老的《东京华梦录》中的记载则更让人感受到当时茶肆的兴盛。
到明清之时,品茗之风更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民丰物富造成了市民们对各种娱乐生活的需求,而作为一种集休闲、饮食、娱乐、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大众活动场所,茶馆成了人们的首选,因此,茶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式愈益多样,茶馆功能也愈加丰富。
近现代,中国经历了战争,贫困和一些非常时期,茶馆也就一度衰微。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茶馆作为文化生活的一种形式也悄然回复,茶馆已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重要选择之一。
上述研究了茶楼的产生与发展,了解了茶楼的功能,我们应该中式元素中提取营养,所谓中式元素,就是代表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在西方设计界流传着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中式风格的魅力可见一斑。
我国室内设计方面在唐朝已经蓬勃发展,明代时更是达到了顶峰,这些成果对同时期内其他文化领域里的设计都有影响,很多西式的家具、家居在细节和局部上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多年来,室内设计师们一直喜欢将中式元素运用到的设计中来,有时是纯粹的中式风格,有些时候则是将中式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与现代的材料表现出来。
中式风格涵盖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传统的佛道文化也颇有渊源.随着全球化的东方潮流和新式古典主义的流行,中式风格又重新发掘出中国文化的精脉,并延续到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一个民族文化的作用,随着对现代室内空间的认识,它会越来越明显地受益有灵性的人群。
中国古人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细琢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他们的一些室内设计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简约主义很有一些不谋而合之处。
(一)宜设而设,精在体宜
在明清时代,“宜”是室内设计的核心概念和价值标准。国内专家对其的解释是:“宜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简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野》)”
(二)删繁去奢,绘事后素
删繁是指去除过于复杂的装饰,去奢其实也很重要。如今很多设计师一提到以人为本,就以为是“给脖子套张饼”,其实人在家居生活中的不便与方便是相辅相成的,过于奢侈地追求“一低头就能吃到脖子上的饼”,恐怕会起到负效果。
“绘事后素”是孔子的话,是他对美的一种看法。在孔子眼中,绘事是那种装扮出来的美丽效果,而素则是自然的、气质的美,孔子认为“素”要美于“绘事”。这体现了一种“大美无言,大象无形”的中国士大夫的文化追求。
二、如何利用中式元素做茶楼的设计
(一)茶楼室内环境布局
在室内环境中最先考虑的就是整体的规划布局,从我国北京、天津的老四合院的均齐格局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规划布局要素在体现“本土化”和“地域性”上的作用。因而在研究这一地域的建筑布局,理解它所营造的氛围及人文意义十分重要。
在现代建筑如此普遍的今天,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还要融入现代环境,融入自然。茶楼作为传统建筑形式,在外部结构上采用白墙、青砖、自然古朴的木质构件,室内布局采用古典家具造型,简洁清美坚实,并大都巧妙的运用木制本身的自然纹理与色彩这些设计思想正体现了自然与古朴的特点。
(二)结构造型
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内部环境的风格,也是室内环境需要先期考虑的因素,从这入手,也可以很好地设计出风格古朴自然的室内表现效果。茶楼的室内结构造型要符合现实的实用功能。茶楼大厅对于人的流线来说是一个枢纽;对于使用功能来说是一个集散地;对于空间形态来说是一个建筑的性格表达;公共空间需要美,需要反映文化的内涵,因为现代人必须花大多数时间利用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美,都需要一个完整的规划,内涵丰富,审美高尚的中式元素进入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当中,是一股涌动的潮流茶楼大厅的顶棚结构采用红色的木材进行装饰,在接待区与四人插座区采用小隔断进行区域划分, 这样能充分考遇到客人对周围环境安全感。公共空间是一个建筑的核心。为了能够提供凉爽的通风和良好的自然光对一面墙进行改造设计成大型的落地窗。在设计中去粗取精为整个室内环境的追种效果以及现代人的生活要求服务。
(三)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当代运用
传统资源怎样转换为一种当代的建筑实物存在,既需要寻找到传统建筑形式上的当代因素与材料,技术上的当代运用及拓展,又要使传统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达到与当代生活方式的契合。
1、形式的当代运用
将传统建筑完全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呈现上升为一种概念化的,融入审美取向和形式结构的艺术与功能并重,主动式的形式语言。使当代建筑室内装饰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的距离,表现出创造性。这牵涉到对传统形式的概括,变体,解构,重构等方式,完成形式上的“差异性转变”。
2、在技术上的运用与拓展
造型是室内环境体现地域与传统的方法中用得最多的因素,我们应该用现代方式来运用历史符号,结构不一定要一样,只要有 “味道”就行,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茶楼设计将传统建筑完全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上升为一种概念化的,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结构,艺术与功能双重注入主动式的形式语言。使当代茶楼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的距离,表现出创造性。茶楼的门框造型运用传统的圆形门及两边的镂空木质墙体。
3、材料的选择
材料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体现地域性的一种直接有效的途径,同时又经济实惠。装饰材料不再是奢华的堆砌。粗犷、质朴自然和手工痕迹纹理的家具将广泛使用。自然材质能够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具有调节室内冷暖温湿的作用,对于居住的舒适感以及视觉、心理上的亲切和谐感影响深远。吸收传统室内装饰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包括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
4、色彩的运用
色彩在今天的世界里,特定的地区都有其特定的色彩文化,不同的民族都拥有自己象征性的色彩语言。白墙、红木是传统建筑环境中极富表现力的因素,因此在体现地域性的时候把色彩作为重要的手段来运用。由于采用了这种经典的色彩搭配,因而观者一看便知这是中国的建筑,地域性自然而然显现。设计从心理上满足人们的不需要,才会有个性,才会不断地创新。
5、建筑环境因素
从建筑室内环境的物理层次展开分项说明的,这些要素的协调搭配、完美综合才能产生富于地域性的建筑环境。要做到传统向当代的转换,前提是传统建筑环境的留存。传统的消亡使当代的建筑无从谈起。
在急速袭来的经济大潮与人口迁移的洪流中,人们正在逐渐失去传统与自我意识的深沉联系,正在成为自己领域中的陌生人。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是民族血脉的相溶点。将中式元素成功的运用到茶楼设计中,或者是其他的中国传统设计中,只有充分的理解中式元素,理解中国的文学艺术,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才可以。如果能够成功实现现代转型,激活自己的传统文化,从整体空间的层次上营造良好的建筑环境,充分展现特定地域的特色文化内涵,发扬我国的本土文化精神,对我们社会、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只有自己民族的东西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才能经得起考验,冲向世界。